《湄公河行动》
1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帮别人做坏事的事情不要做
2、看人要看气质,比如街上的嫖客,就有一种邪恶的快乐的感觉。
3、为什么有的人会走上黑社会的道路? 耳濡目染,因为他们身边的环境就是这样的。比如:毒品当水果卖。
4、电影的误导:黑社会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。实际上,黑老大是最像好人的人。
在主题课方面,本周讲的是安全教育系列主题课之风险意识与危机预防教育。
《湄公河行动》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真实发生过的湄公河大案,因此很有现实意义,也可以增长知人识人的见识。虽然,在来磨丁之前,大家都多多少少听闻过东南亚缅甸等地区有电诈,有吓人的噶腰子事件等,所以到了磨丁校区,还是比较警惕的。不过,在磨丁待的时间长了之后,发现周围都是熟悉的中文,路上会碰到清粉和家长,街上经常会看到巡逻的警察,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熟悉,因此难免会放松警惕。
我们要持续的提高风险意识,尤其是露财这种事情,不管是在国内,还是国外,都是有很大风险的,毕竟无论在哪个国家,低收入群体都是占绝大多数。
这部电影,重点是了解这个世界是分“白道”与“黑道”的。大家从小就生活在“白道”的世界,周围人都是百般保护与呵护的,因此很容易变成“傻白甜”,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遵守“白道”的行为逻辑的,都是讲礼貌的,都是走正道的,都是友善的。但其实这个世界还到处都存在着“黑道”,黑道有自己的行为逻辑与做事方法,他们是冷酷的,是专走捷径的,是不珍惜生命的——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,也不珍惜别人的生命。就像《湄公河行动》中所展现的贩毒团伙那样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注意危机与各种陷阱,同时也是开开眼界,去了解黑道人的人心与人性,他们是怎么想问题的,他们是怎么做事的,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。
比如,很多人以前看多了垃圾电影或书籍,就会误以为坏人的坏都是写在脸上的,都是像影视剧中那样,好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好人,坏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坏人。然而,现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首先,所谓的“坏人”,往往都不是笨蛋,往往都很精明,他们做事遵守的是“利益至上”的原则,而且,他们与周围人,尤其是与“猎物”打交道时,往往是以“好人”的样貌出现的,只有在要伤害你的时候,才会露出獠牙。因此,这部电影虽然取材自真实的事件,对于毒枭集团的行为逻辑,也都讲的比较清楚,但依然因为各种原因,扭曲了部分事实。包括毒枭糯卡屠杀中国船员,并不是像电影中说的那样是看不惯中国人,是为了报复中国,而是为了跟当地军方进行利益交换,让军方人能够借破获贩毒大案来升官进爵,能够通过转卖武器获得金钱,而自己则能够获得军方保护可以自由进出港口贩毒。还有电影中的糯卡形象,被塑造的狂暴易怒,做事极为冲动,但根据电影中他十年都没有被拍到一张照片的信息可知,此人绝对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一个人,他很可能就像电影《教父》中的教父一样,外表上看起来是讲规则,讲礼貌的,但关键时刻又心狠手辣。
所以,听完这堂课,就要知道自己的“傻白甜”之处,在与外界打交道时,不能够天然地把对方都想成是“好人”,而是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,不要露财,也不要乱说话。